相关体育分类 | ||
综合直播 | 射击直播 |
二战中的意大利人能不能打,不能只看军队,还要看看意大利的游击队。二战中的意大利游击队,牵制了德军7个师的兵力,并迫使2个整编师缴械投降,直接导致了德军在热那亚、都灵和米兰一线的崩溃。活捉并绞死墨索里尼的恰恰也是意大利游击队。为什么游击队和正规军的表现差距会如此之大呢? 根本原因在于,为什么而战的问题。二战的德国人和日本人,被洗脑很彻底,陷入全民族的疯狂,完全忘记了什么是正义。而意大利人,则没有如此,为什么而战,为什么要入侵别的国家。出了能给法西斯带来利益之外,又能给意大利普通老百姓带来什么呢? 所以,意大利正规军在整个战场上出工不出力,战果自然就乏善可陈。可是与纳粹德国干起来则完全不同,意大利的苦难是德国人带来的,意大利人打起来毫不手软,于是就表现出了天壤之别的战斗力。
二战中意大利军队的表现着实不符合它“轴心国三巨头”的称号!当时的意大利在强国林立的欧洲仅仅属于二流国家,被惯上“巨头”的称号过于抬举它了!做为盟友德军和日军都曾经横扫一时,唯独意大利军队窝窝囊囊 ,给人的感觉就是意大利逢战必败!32个意大利师跟6个半残法国师打了个旗鼓相当!那么为什么意大利会如此不堪一击?咱们往下分析!战略资源匮乏:1938年意大利钢铁产量237万吨,捷克都170万吨,同时期的美国5000万吨,德国2300万吨;石油产量意大利更是惨不忍睹,每年产油几十万吨,战时消耗每年就要800万吨,几乎所有的石油都要进口,只要被盟军封锁,意大利军队就没石油了,什么坦克、军舰、飞机通通趴窝。到意大利真正参战的时候,意大利国内的战略资源储备就基本消耗完了。没错这是意大利的坦克军事准备不足:意大利参战的时候陆军仅有45万人,74个师,全部采用二二制,只有不足20个师处于满编状!这74个师大部分都是步兵,装备极为落后,武器很多都是一战残留,从火炮到步枪大部分都是一战的“老爷”。意大利陆军拥有1200辆坦克,百分之91以上的都是3吨重的CV33轻型坦克,连个火炮都没有,上面的主战武器还是机枪,那铁皮薄的甚至步枪都能打穿,最关键的还没有人高整个一个小绿豆。战略战术指挥落后:墨索里尼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大喜功,喜欢炫耀武力,不懂军事,却剥夺了总参谋部的军事指挥权,报喜不报忧,独断专行。齐亚诺曾经说过“没必要反对他,那样只会更糟”。意大利人民更爱艺术:最关键的是意大利人民不想打仗,意大利人骨子里更喜欢艺术,他们没有普鲁士统一德国时的波澜壮阔,也没有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自杀式冲锋”。墨索里尼的狂妄跟他的人民格格不入。最终墨索里尼被他的人民推翻。我是铁血步兵1927,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删除)
我是青岩,我来回答。苏联广阔的战略纵深和残酷的莫斯科寒冬,就一定能阻挡住德军的战略步伐吗?德国军人入侵苏联就一定会失败吗?依我看,不一定。德军入侵苏联虽然困难重重,但也是有取胜的希望的。德国的盟友“日本”却直接造成了德军的失败。德国有一个“好队友”日本。1940年日本同德国和意大利的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德国同意日本加入轴心国的目的。就是在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要求日本一起对苏联宣战。从东西两线夹击苏联。可日本这个“好队友”的强大只是一种假象。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陆军的新式装备更新速度慢,基本没有机械化部队。士兵训练刻苦意志坚定,但指挥官尤其是高级指挥官军事思想僵化缺乏变通。国内政治斗争激烈,海军和陆军因为政治意向的不同,早以面和神离。军队的编制和训练基本维持在“一战”时的水平。日本军队的指挥层目空一切。公元1931年日本军部盲目的发动了“侵华战争”。宣传三个月就能灭亡中国(我呸),结果陷入了中国“人民战争”的海洋中无法脱身。诺门坎惨败1939年5月11日,日本第23师团在中将师团长小松原的带领下向苏联军队发动进攻。诺门坎战役爆发,小松原号称“苏联通”。小松原领导的第23师团也是为了抗击苏联红军,而进行了长期的针对性的训练。日本军队可谓准备充分。但苏联“远东特别军”在名将朱可夫元帅的带领下给与日本军人沉重的打击。也让日本领带人对苏联红军装甲洪流产生了畏惧。背弃德国人当德军开始“巴巴罗萨计划时”,希特勒原计划日军会和德军从东西两线一同进攻苏联。但日本已经对进攻苏联失去了信心,放弃了同德军夹击苏联的计划。日本甚至连牵制苏联远东的驻防部队都没有做到。这也是德军在攻占莫斯科的最后时刻,被从远东回防的“苏联援军”最终击败的原因。(苏联在莫斯科战役后,开始了战略大反攻。德军从此战役开始,从攻势转为守势。)日本人捅的最大的篓子。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突然袭击美国太平样海军基地“珍珠港”。将美国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总统罗斯福早就想参加二战,但国会不同意。)美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有着极其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德军极力的避免将美国拖入二战。曾经下令不允许德国潜艇攻击美国向英国运送军用物资的货船。当德国元首希特勒得知,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的时候气得破口大骂:“日本是一头愚蠢的笨牛。”美国人恐怖的生产力美国人1941年12月8日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进行了全国总动员。美国全面转入“战时”经济。直至1945年美国为陆军生产了10.84万辆坦克和自行战斗车辆238万辆运输车辆25.7万门各型火炮,空军方面生产了32.4万架飞机,10万架战斗机 20万架轰炸机12万架运输机3万架教练机。海军方面6771艘海军舰艇组建了124支舰队。美国的生产力远超德国和日本的想象。美国生产的很大的一部分军事装备,都运送给了苏联以抵抗德国的进攻。德国没有打败苏军,日本可谓“功不可没”。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日本”一样的队友。如果有其他的看法或补充 ,欢迎留言评论。
对于强大的外域力量介入欧战,超出了德国自身力量所致。
首先在战前德国并不知道自己打不赢啊。事实上当一战爆发时几乎所有参战国都自信满满地以为战争将在短期内以己方的胜利告终:法国人把战争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决战上,甚至索性放弃驻守难以守卫的洛林铁矿区,结果导致他们在战争期间失去了80%的铁矿并险些因此战败;在英国伦敦一位曾任驻布鲁塞尔武官的英国军官在重返他的团队时声称:”据首相说’因为财政上的原因,大国因此不可能把战争拖下去‘“;在沙俄首都圣彼得堡人们热衷于讨论俄军将在两个月或是三个月内取得战争的胜利,凡是认为需要六个月的就会被视为是失败主义者;相比之下德国人更是自信满满——当时一位德国军官甚至放出豪言:战争爆发一个月后他就将在巴黎的和平咖啡馆吃早餐了。如果说这还只是德国军官的个人说辞,那么当时的德皇威廉二世则对出征的德军将士宣布”你们将在叶落之前凯旋回家“,首相贝特曼也预言称”这场战争不会超过三个月,也许充其量四个月,事实上我们的整个政策正以此为依据“。那么德国人如此自信满满的底气何在?德国的底气首先来自于其强大的军事实力:1871年德国战胜了传统的欧洲大陆霸主法国,而宣告德意志第二帝国诞生的德皇威廉一世的加冕典礼正是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的镜厅举行的。在普法战争中德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展露无遗:尽管当时德意志尚未统一,但普鲁士及其德意志盟邦的战时兵力已达100万以上,即使扣除掉后勤文职人员后的实际作战兵力也可以达到69万余人,这一数据是法国兵力的2倍以上。当时普军已普遍列装德莱赛1841型撞针枪,由于德莱赛步枪采用的是后膛装填,所以普军士兵可以始终采用隐蔽性最好的卧姿进行射击。而使用前装步枪的法军士兵则不得不站起身来给步枪装填弹药,从而使自己成为普军的活靶子。而在射速方面普军使用的德莱赛步枪几乎是法军步枪的5倍,也就是说在双方兵力相等的情况下普军的火力能达到法军的5倍,更何况普军的实际作战兵力是法国兵力的2倍以上,这样算起来普军的火力可以达到法军的10倍以上。在炮兵装备方面德军有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钢管线膛炮,其有效射程为3.5公里。战争中普军的火炮数量超过500门,这比法军多出近三分之一;而法军的前装炮的射速最快为两分钟一发,这远远比不上普军一分钟三发的速度;而在射程上法军的12磅炮最多打1.5公里,这连普军的一半还不到。德军的训练水平和装备水平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同时他们还拥有由历史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统计学家以及富有作战经验的军官所组成的参谋总部。德国的实力不仅直接体现在武器装备方面,就支撑战争的经济、科技潜力而言也可谓是家底丰厚:从1860年起普鲁士就大力营造铁路形成有主干和支线的铁路网。1850—1875年普鲁士的铁路长度由 6044 公里增至 2.8 万公里,机车增加了 7 倍,货车车厢增加了11 倍,铁路货运量增加了19 倍。普法战争的胜利为德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150万人口所构成的劳动力资源和产品销售市场,洛林的铁矿与鲁尔的煤矿结合起来构成了德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而法国所支付的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是德国得以巩固了金本位制,也使德国的证券市场空前活跃。这时的德国在人口总数、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煤产量以及铁路线里程等各方面都已远远超过了法国,在整个欧洲仅次于已称霸一个世纪之久的英国。德国是世界范围内义务教育的诞生地:早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时期德国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已基本进入到完善成熟时期。这不仅远远早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即使是近代史上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大英帝国的儿童也不得不早早挤在条件简陋的工厂上演“雾都孤儿”的悲剧,而同一时期的德国儿童却早已在接受系统的义务教育。德国依靠接受过综合系统教育的高素质公民得以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混得风生水起——从1851年到1900年德国在科学发明方面取得了202项成果,这已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仅次于大洋彼岸的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就已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只用了40年时间就走完了英国走了80年的路程:1850-1900年德国的国民生产净产值从105亿马克赠至365亿马克,工业生产的绝对值增加了近6倍,德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也在这时超过了英国,仅次于大洋彼岸的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在1914年一战爆发前夕的德国人看来:法国和俄国都是不堪一击的,而英国一贯超然于欧洲大陆事务之外的”光荣孤立“国策使德国认为英国不会介入战争,况且即使英国介入到战争之中也不足以使德国感到畏惧——当时德国针对英国提出了所谓”风险理论“:英国作为岛国一直以来是凭借强大的海军实力超然于欧洲大陆事务之外并对欧洲大陆可能崛起的独大势力进行打压,以此维持欧洲大陆各国之间的均势平衡,以避免崛起威胁到英国霸权的独大势力。然而德国作为一个陆军强国无法倾注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一支超过英国的大舰队,但只要德国海军的实力达到英国的三分之二左右就足够令英国感到即使有能力打败德国也必将遭受严重损失,甚至可能威胁到其海上霸主的地位。作为陆军强国的德国即使遭遇一次海上的败北也并不会影响到其陆军大国的地位,而英国的海上霸权一旦动摇就意味着其立国支柱的动摇。针对战争中德国很有可能面对的两线作战问题德国总参谋部早在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担任总参谋长期间(1891年至1906年)就早早制订了作战计划——施里芬计划假定法国会集中兵力夺取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对此德军只以规模较小的左翼部队固守270公里的德法边界,与此同时德军将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突破比利时的防线,从而出其不意地从比法边界由北面绕到集结在德法边界的法军背后,由此对法国主力部队形成夹击态势。在战胜法军后德军主力立即东调配合奥匈帝国侵入俄国境内。这一作战计划对德军的战斗力过于盲目自信,与此同时对敌军的作战能力则严重估计不足——整个计划的制定建立在法军未能识破德军意图、俄军行动迟缓、英国不会立即参战等主观臆想之上。德国总参谋部甚至制定了详细的日程表:德军动员第12日前打开比利时通道;第19日拿下布鲁塞尔;第22日进入法国境内;第39日攻克巴黎从而在西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继而将主力转移到东线应对俄国。然而真当一战爆发后德国才意识到:计划没有变化快——战争从来就不是按照既定计划按部就班之事,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指望敌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纯属想得美。德国至少对以下出现的几个变化在事先缺乏足够的应变方案:施里芬计划要求德军从比利时过境入侵法国,然而德国却乐观地认为这种明显侵犯比利时主权的行为不会遭到比利时的抵抗,理由是比利时无力抵抗。1911年一位德国外交官声称:比利时唯一能做出的抵抗将会是以其军队在德军经过之处沿途列队的出现。然而事实却是比利时不仅选择了抵抗,而且成功打乱了施里芬计划所制定的日程表,尽管这并没能改变比利时被德军占领的命运,但德军在比利时耽搁的这段时间内法国显然已意识到德军的战略意图——如果法国领导人智力正常的话即使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德军入侵比利时究竟意图何为。德国不仅没料到比利时的抵抗,更令其出乎意料的是:德军入侵比利时的行为竟直接导致了之前德国一直认为不会立即参战的英国加入到战争中。事实上如果战略天才俾斯麦还在的话完全能预料到如果德军入侵比利时就意味着对英国宣战——这是因为长期以来英国一直对欧洲大陆实行均势外交策略以避免欧洲大陆崛起一个足以威胁到英国利益的强权,而比利时尽管小,但却位于德、法两个大国之间,从而成为英国制衡德、法的利刃。事实上比利时本身就是在英国支持下独立建国的,此后英国又积极推动欧洲各国承认比利时的中立地位,英国的意图就在于:坚决避免任何欧陆大国因吞并这一战略通道而崛起成为足以威胁英国的强权。既然德军对比利时动了手,英国为了维护欧洲的均势以确保自己的利益与安全就只能和德国对抗。德国本就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唯一可以依赖的盟友就是奥匈帝国,然而奥匈帝国的战斗力也令德国始料不及:奥匈帝国是当时全世界第六大工业国,总兵力达到56万人(位居世界第四),可在科卢巴拉战役中45万奥匈军队被25万塞尔维亚军队击溃并损失了25万兵力。在加利西亚战线奥军更是在俄军面前一触即溃,在德军眼中行动迟缓、战力不足的俄国却趁德军忙于西线战事的时机一度深入奥匈境内,迫使德军不得不在未能解决西线战事的情况下分兵援助奥匈。如果说一战中德国对自己的战斗力过于盲目自信,而对敌军的作战能力严重估计不足,那么德国又是怎么把英、法、俄都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从而使自己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的呢?难道德国人不知道这是兵家大忌吗?事实上没哪个国家愿意与全世界为敌,德国之所以最终书帝国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当德国作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加入到瓜分世界的盛宴时赫然发现:此时的世界已基本被英、法等老牌强国瓜分完毕,而此时德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与此同时德国的疆域、人口、铁路里程等方面也已超越法国,成为仅次于沙俄的欧洲第二大国。与此同时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同强大的国力相结合缔造了当时世界第一的陆军。德国飞速发展的国力同少得可怜的殖民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德国越来越无法容忍已在走下坡路的英、法等国瓜分世界,而自己只能作为中欧区域霸主存在的现状,于是强烈要求按现实国力重新瓜分世界。如果要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这一目的是不现实,因为英、法自然不愿放弃自己早已到手的东西。既然英、法不愿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那么德国要想成功上位就只有对英、法发起挑战。对德国而言法国是最危险的对手,这是因为德意志的统一本身就是在普法战争中完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德意志第二帝国正是建立在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废墟之上。普法战争后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并向德国赔款,割地赔款以及欧陆霸权丧失的屈辱使法国对德国极端仇视,法德矛盾成为当时欧洲最主要的矛盾。为此德国一直积极试图孤立法国——先是组建了德、奥、俄三皇同盟,然而这一同盟内部本身就潜伏着巨大的隐患:俄国对东欧和巴尔干等斯拉夫人聚居区一直怀有野心企图,而德、奥在这些地区也有利益存在;另一方面俄国也不愿看到德国在击败法国后进一步崛起成为一个中欧强权,因为德国在击败法国后的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就是自己。德国为迫使俄国就范就怂恿奥匈在巴尔干半岛同俄国展开争夺,结果这反而将俄国推向了法国一边。德国见状就转而拉拢正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意大利,形成德、奥、意三国同盟。法国和俄国因为感受到三国同盟对自己的威胁,于是也结成盟友,也就是法俄协约。三国同盟和法俄协约成为20世纪初欧洲两大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两大集团都尽力争取英国站在自己这边。长期以来英国始终在欧洲大陆事务中采取均势外交政策——从不和任何欧陆国家结成固定的盟友关系,而是尽一切可能打击削弱某个欧陆国家一强独大。德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外交使英国感受到了对自己的威胁——这一时期德国既想利用自己的陆军优势确立欧陆霸权,又想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而这两点都是英国无法容忍的,于是英国选择加入法俄协约。这样一来德国就把英、法、俄三大国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甚至连其盟友意大利后来也被法国利诱而叛变,当一战爆发后德国只获得了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支持,这三国的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德国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单挑英、法、俄三大国。随着一战由欧洲向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各国都看出来德国是在以一己之力单挑英、法、俄三大国,既如此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以便在战后争取好处的事谁都会做:美国希望通过对德国的打击扩大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以拓宽自己的欧洲市场,日本希望趁机占领德国在亚太地区的殖民地,中国则打算趁机废除同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既然大家都看出来德国必败无疑,那就一块儿上去围殴,好在战后分得部分胜利果实。德国就这样落得一个以一己之力单挑全世界的下场。按说有了一战如此惨烈的经验教训,德国应该深刻反省,坚决避免再度和世界为敌才是,然而在二战中我们又看到了全世界人民群殴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局面,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二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战的继续——德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受到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无时无刻不想摆脱这一束缚,而德国摆脱束缚的就是再发动一次世界大战。这次德国吸取了一战的经验教训,所以极力试图对敌人进行分化瓦解,然而到头来德国能拉拢到也就日本和意大利,还有几个不大入流的仆从国。德国位于中欧,极其容易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局。希特勒对此是有一定认识的,所以他选择和斯大林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便自己腾出手来专心致志对付英、法,毕竟英、法作为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既得利益者是无法容忍德国对这一体系的挑战的。然而希特勒忘了欧洲政治的一大特色——均势外交:欧洲各国之间为维护本国的安全与利益都极力试图维持彼此之间的均势,绝不允许有某个大国崛起到足以称霸欧陆的地步,否则就会群起而攻之。到了二战时期这一均势外交理念由欧洲向外扩散,新兴的美、苏两国也开始秉承这一外交理念:在二战早期德国可以通过一定的外交手段稳住美、苏,从而专心应对英、法,然而随着德国的强势崛起就令美、苏日益不安起来:苏联方面提出了自己维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德国必须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让与苏联以作为两国之间的缓冲区,苏联甚至还制定了针对德国的大雷雨计划,希特勒不能接受苏联方面的要求,于是转而采取先发制人的偷袭手段打击苏联。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正日益崛起并打算放弃孤立政策走向世界,自然对野心勃勃想要挑战世界秩序的德国大为忌惮,更何况如果放任德国征服英、苏,那么美国的安全也将受到极大的威胁。此时德国的盟友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终于彻底将双方拉到了对立面。
军队联球员 | ||
平野 甲斐 | ||
兵工厂队球员 | ||
米盖尔·卡尼奥 | 若热·库贝罗 | 克劳迪奥·科尔瓦兰 |
达米安·佩雷斯 | 加布里埃尔·弗洛雷斯 | 马丁·罗勒 |
马克西米兰诺·弗朗西斯科·埃雷拉 | 里卡多·丹尼埃尔·卡鲁索·隆巴迪 | 雷内·莫亚诺 |
毛里西奥·赫尔南·阿基诺 | 埃斯特班·安德拉达 | 埃米利亚诺·奥利维罗 |
马蒂亚斯·扎尔迪维亚 | 马蒂亚斯·萨鲁伊特 | 丹尼尔·罗塞洛 |
胡安·兰达佐 | 费德里科·米洛 | 埃杜尔多·卡萨伊斯 |
伊万·巴尔加 | 伊万·马科尼 | 加斯顿·鲁本·埃斯梅拉多 |
朱里安·卡多佐 | 克劳迪奥·莫斯卡 | 费德里科·勒托拉 |
约格·加布里埃尔·巴埃兹·蒙多扎 | 马蒂斯·坎波斯 | 马蒂亚斯·扎尔迪瓦 |
费尔南多·大卫·卢纳 | 拉米罗·卡雷拉 | 雅伊尔·科尔瓦兰 |
威廉二世队球员 | ||
古斯·约彭 | 罗伯特·布拉伯 | 弗兰克·范德斯特鲁伊克 |
埃里克·法肯博格 | 乔纳斯·海曼斯 | 尼克·范德费尔登 |
里查罗·日夫科维奇 | 尼格尔·伯特兰斯 | 鲁本·利杰昂 |
迪科·科帕斯 | 大卫·默尔 | 康斯坦蒂诺斯·兰普鲁 |
弗瑞克·赫尔肯斯 | 乔登斯·皮特斯 | 斯丁·维腾斯 |
尼克·库帕 | 法比安·斯博克斯莱德 | 芬索·奥乔 |
罗比·海姆霍茨 | 内克·弗塞贝尔特 | 卢卡斯·安德森 |
杰弗瑞·奥瑟尔 | 乔迪·弗洛格尔斯 | 特雷尔·奥丹 |
布鲁诺·安德拉德 | 莱斯利·德萨 | 贾斯丁·马蒂厄 |
于尔根·斯特雷佩尔 | 罗宾·范埃塞尔 | 阿贝尔·弗兰森 |
日本球员 | ||
贾莱特-杰克 | 米尔扎-泰莱托维奇 | 博扬-波格丹诺维奇 |
马克尔-布朗 | 卡梅罗-安东尼 | 杰森-史密斯 |
小蒂姆-哈达威 | 克利安东尼-厄利 | 兰斯顿-加洛韦 |
昆西-埃西 | 安德里亚-巴尼亚尼 | 艾尔-霍弗德 |
萨博-塞福洛沙 | 迈克-斯科特 | 谢尔文-麦克 |
丹尼斯-施罗德 | 马尔钦-戈塔特 | 马泰尔-韦伯斯特 |
科里斯-亨弗里斯 | 加莱特-坦普尔 | 德维恩-韦德 |
洛尔-邓 | 马里奥-查默斯 | 犹多尼斯-哈斯勒姆 |
顶部